永和大王的崛起之路,您的企業如何借鑒?
從1995年在上海開設第一家餐廳至今,永和大王的大王碗logo已經深入人心。在不少人心目中,永和大王是一家主營豆漿、油條的臺灣餐廳,可最新的數據已經顯示,早餐只占到永和大王2017年營收的不到四分之一,正餐占據大部分的比例。靠豆漿、油條起家的永和大王正在悄悄轉型。
現在主打三大旗艦產品——現磨豆漿、醬滋嫩豬排鹵肉飯、御品番茄牛肉飯為首,包括其他飯類及飲品等,已有60多款人氣產品和組合,永和大王正在打造“中華美食第一品牌”的道路上不斷前行。
據胡吉洲老師了解當下市場,老牌餐飲式微“沒落”“失去未來”成為很多品牌的關鍵詞,但在這樣的背景下,原本消費者心目中“那個做豆漿”的永和大王,反而凸顯優勢,以出乎很多消費者想象的出品和形象,突破了刻板印象,獲得新生。
近些年,大多數老字號餐飲不但沒有成為品質的代表,反而因為性價比低、口味“老派”,成為消費者詬病的對象,一些老字號甚至被貼上“貴”“服務差”“口味差”的標簽,不言其名大家也都猜到了吧,什么不什么理的品牌,胡吉洲老師為此還專門拍過一個視頻,老牌餐飲如何獲得新時代消費主力的青睞,已經成為如今餐飲圈的一大課題。
而作為亞洲知名餐飲集團——快樂蜂集團在中國大陸最主要的品牌,永和大王進入大陸市場25年來,雖然在覆蓋區域以豆漿、鹵肉飯等快餐聞名,但因為市面上“永和”系列品牌、產品的魚龍混雜,導致品牌形象模糊。
截至2021年4月,永和大王門店數突破357家,預計今年年底門店數將超過500家,而在永和大王覆蓋的外賣商圈中,有超過60%的永和大王餐廳的單店訂單量占據該商圈外賣商戶Top10,萬單店超10家,其外賣業績已經連續5年實現雙位數的增長。
永和大王的新生,與其三次“產品迭代、努力貼近年輕消費者,以及新渠道的拓展”密不可分,胡吉洲老師是說。那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是如何操作的?
在人才、產品、技術、后廚管理等方面,很多老字號并不比新餐飲差,有些甚至更有優勢,而消費者不買賬更大的原因在于,很多沒落的老字號,從產品到服務,都固守著“老配方”,沒有根據現代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迭代升級,而永和大王在2017年前后便意識到這個問題,開始進行產品升級的探索。
明確優勢:
在很多品牌在面對產品升級的時候,第一件事可能是去迎合市場熱點,但永和大王最先做的,是明確自己的優勢。發揮長版理論,讓長板更長,做到絕對優勢。
25年的餐飲經驗,可能讓永和大王變得“老舊”,但25年沉淀下來的穩定高質量的產品體系,也是它最大的資本。據悉,永和大王內部有著嚴格的產品口味、出品的標準、分級,以及評審系統。
在產品研發上,有著系統的評分標準,必須在顧客調研中,獲得70%以上的認可;由于永和主營快餐,性價比也成為其經營的重要指標,所以在要求產品的價格在消費者接受度上,必須大于50%;移動互聯網普及后,永和大王以顧客零差評為目標,若某個門店的差評率超過千分之一,便要接受評估和整改。
確定三大爆品戰略
永和大王是個知名品牌,但由于“永和”產品、品牌眾多,從大流通產品到早餐店再到快餐店,都能看到“永和”的身影,而且這樣的現象由來已久,就導致了部分消費者出現認知混亂,把快樂蜂集團旗下的永和大王,同其他品牌混淆,導致永和大王品牌形象的模糊。
所以在第一階段的產品升級中,永和大王便決定推行爆品戰略,從而加深品牌的消費者認知度,最后明確了現磨豆漿,大王鹵肉飯和酥嫩雞腿排三大銷售主力的“旗艦地位”。
現磨豆漿:挖掘了自身最強優勢,即每家餐廳都設有4-10平米的豆漿現磨磨坊,每一杯豆漿都是經過控溫環境下8小時的黃豆浸泡和4個小時新鮮研磨,嚴格管控執行,保證門店售賣的豆漿都是新鮮現磨,而眾多售賣豆漿的其他餐廳,大都是粉沖豆漿。
大王鹵肉飯:則主打慢熬入味,和多種菜品形成搭配套餐,將它們放在菜單最顯眼的地方,希望能在消費者心中將“永和大王”這個品牌,和“現磨豆漿、鹵肉飯”以及“快餐”聯系起來,通過產品明晰品牌定位、形象。
酥嫩雞腿排:在研發炸雞排的過程中,永和大王的研發團隊精選一整塊雞腿肉,考慮到炸雞的油量、濾油、口味和健康因素,反復測試。
此外,除了雞排外,永和大王2017年還推出豆漿霜淇淋等系列冰品,獲得廣泛好評,其中以豆漿為原料生產的霜淇淋成了網紅單品。
永和大王根據現代消費者的口味不斷改良鹵肉飯,比如減油脂配方等。同時,還創新出了以現磨豆漿入料的豆漿霜淇淋等年輕化產品,不僅圍繞“豆漿”這個主打加深消費者印象,也開始有意識地貼近年輕消費者,通過創新、改良產品,讓品牌逐漸年輕化。
但內在(產品)的年輕化,并不足以讓永和大王在短時間內快速改變消費者的刻板印象,在餐飲營銷能力呈幾何級數升級的時代,酒香也怕巷子深,永和大王需要站出來告訴消費者:永和大王變年輕了。
2018年前后,外賣也在改變著餐飲的形態。永和大王看中了這個高度匹配快餐業態和年輕消費群體的新渠道,進入了產品迭代的第二個階段。
永和大王用帶有國潮風格的年輕化視覺,替換了原來簡單的塑料袋和有些古板的外包裝,提升了整個品牌露出的年輕度,還改進了外賣包裝,從功能性上提高了消費者的外賣體驗。
比如為主打產品豆漿增加了防潑灑的外賣杯蓋,將原本普通的打包盒升級為了區分菜品、更有質感、更環保的餐盒,并通過系統提高騎手接單、送貨效率,以保證菜品的口味、溫度。
而他們正是現在餐飲的消費主力,他們通過外賣重新認識了永和大王,加上永和大王本身的品牌效應,又實現了線上消費者向線下門店的轉化,讓越來越多消費者感知到了這個品牌的產品和新形象,從而打破老品牌在年輕消費者心目中的刻板印象。
而這些升級的成功,無疑都離不開背后的支持團隊。
5年前永和大王便開始新人才的引進,無論是設計、產品、數據分析等板塊,都引進了許多互聯網人才。
這個新互聯網團隊就曾利用數據及時糾正供應鏈的一大問題。
最開始,數據羅盤顯示宮保雞丁顧客評價數據異常,“偏咸”關鍵詞出現頻率激增。但菜品的配方、供應商、食材都沒變,為什么出品會突然出現問題呢?
基于數據反饋給供應鏈團隊,跨部門迅速反應,梳理生產流程,最后發現問題在于配料生產商更換了配方中一款醬油的品牌,導致鹽度有了差別,最終導致出品口味的改變。迅速更換回原來的醬油品牌,這道菜的顧客評價數據在羅盤上又恢復正常。
從發現問題到完成整改,永和大王只用了一周時間。數據驅動業績,這就是互聯網團隊帶來的效率的大幅提升。
據悉,永和大王就第三方提供的品牌診斷大數據分析報告中發現,其未來增長的機會點,在于更年輕的形象。所以在最新一輪升級中,永和大王將選擇權直接交到了消費者手中。
比如新logo的選定,永和大王根據年輕顧客的票選結果,新logo在活潑的,年輕的兩項指標上大幅超越老logo。這一改變,也讓永和大王這個品牌的形象,在年輕消費群體中,獲得了更高的接受度。
新logo“開心碗”的主要元素“碗”很好理解,而碗中的心和笑臉,則代表著永和大王款待身心的每日中式美食,以及希望通過自己的產品、服務喚起顧客的笑臉。永和大王也據此確定了品牌slogan——心級美味在大王。
雖然,永和大王已經通過過硬的產品和新渠道的擴張,扭轉了部分區域的消費者刻板印象,但在一些區域,仍存在消費者認知的缺失。想真正讓新形象深入人心,永和大王還需要不斷擴大新形象的影響,而這也是永和大王下一步希望通過全國擴張去實現的。
“我們希望通過三多服務:‘微笑多一點,主動多一點,關心多一點’,帶給顧客意想不到的驚喜。我們希望扭轉快餐是為填飽肚子而吃的想法,希望顧客能夠吃到品質好的一餐。”韋琳說。
從中國消費者外吃行為來看,西式和中式快餐占比大約是7︰3。在中式快餐長久以來受到西式快餐擠壓的情況下,永和大王希望用安全健康的理念、優雅的就餐環境和熱情的服務來搶占西餐的市場份額,把中式快餐市場做大。
冷鏈服務業務聯系電話:13613841283
標簽:
食品安全網 :https://www.food12331.com
下一篇:蜜雪冰城顯形記